超便捷!南京公交“小藍鯨”微循環來啦~
發布時間:2023-09-25 文章來源:集團黨工部 瀏覽量:94
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,傳遞低碳環保出行理念,促進城市的綠色健康發展,9月22日上午,集團所屬公交集團在棲霞區馬群街道馬群市民廣場舉行2023年公交出行宣傳周暨“小藍鯨”微循環公交啟動儀式。
市城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凌向前,棲霞區區委常委、副區長劉海濱,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長金慶毅,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方中明,公交集團總經理、黨委副書記趙亮,市交通運輸局運輸處處長陳兆棟,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一支隊支隊長鄧志勇,棲霞區馬群街道工委副書記、辦事處主任佘凌云,市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郎亮參加了啟動儀式。儀式由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浩主持。
啟動儀式上,公交集團總經理、黨委副書記趙亮指出,公交集團一直秉承“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”的發展理念,以“綠色出行、美好生活”為主題,在線路優化、線網布局、車輛運營等多方面不斷努力,倡導城市公共交通的綠色出行方式。此次推出微循環公交“小藍鯨”服務品牌,立足“短途、靈活、便捷”的原則,規模性、系統性的建設“微循環”公交線網,充分發揮地面公交承接市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出行需求。未來三年將持續以微循環線網建設為主要發展方向,實現“地鐵到站、公交到家”。
市城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凌向前向奮戰在公交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誠摯的問候,并提出三點希望:一是繼續做“綠色出行”的參與者,用優質的服務踐行責任擔當。要堅持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日常服務體系,積極響應好、執行好綠色出行的各項工作要求,宣傳好低碳出行的理念,營造“環境清新、乘客舒心”的服務氛圍。二是繼續做“綠色出行”的推動者,以便捷的微循環體系贏得市民口碑。要在每年持續優化線網基礎上,規?;l展微循環線網建設,強化凸顯區域內公交線路功能,優化與地鐵線路互補,進一步實現地鐵和公交線路的“兩網融合”,讓市民“地鐵到站、公交到家”。三是繼續做“綠色出行”的排頭兵,以創新高效的舉措提升發展質量。要持續深挖自身潛力,在市委市政府、各級主管部門及乘客委員會的指導和關懷下,做好調研并努力滿足市民乘客的市場化需求,不斷提升智慧公交建設的數字化含金量,積極營造綠色化出行的社會氛圍,持續放大服務品牌的規?;?,以實際行動做集團“四化”轉型的先鋒,譜寫南京公交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
此次兩條微循環線路的開通,可進一步滿足周邊市民出行需求。丁家莊保障房片區作為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區之一,已入住居民約7萬人。日前,家住南京丁家莊片區鳳梧園的陳女士反映,小區內入住的人較多,但周邊沒有公交線經過,乘坐公交和地鐵都較為不便,希望小區周邊能開通一條公交線路方便大家出行。
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:“以鳳梧園小區為例,居住在該小區的市民如果前住地鐵7號線‘丁家莊’站,全程步行約2.2公里,需用時35分鐘左右。如果想要乘坐公交出行,從南門出發,步行至最近的311路燕丹路·瑞霞路公交站約500米。步行至最近的145路瑞福大街東公交站則超過800米。201路開通后,就可以在家門口乘坐,8分鐘即可到達地鐵7號線‘丁家莊’站?!?/p>
22日一大早,陳女士特意來到家門口的新公交站,坐上了今天新開通的201路,體驗了一次從家門口坐公交到丁家莊站換乘地鐵7號線的過程?!拔业男脑附K于實現了,以后上班超方便”,陳女士激動地說。
“小藍鯨”是“快、干、支、微”四級常規公交線網體系內的微循環公交,主要解決受道路通行條件等因素限制,無法通過接駁支線實現線網覆蓋的“背街小巷”出行問題,以線路短、車次頻、周轉快“短頻快”的創新模式,串聯起周邊居民區、學校、社區醫院、集貿市場等場所,減少市民通行時間,實現“地鐵到站、公交到家”。
針對南京麒麟科技園、中海國際社區周邊市民乘客的出行需求,南京公交精準匹配供給需求,開通了203路微循環公交。該線路串聯起江寧中海國際、百水橋、南灣營、花崗片區居民出行,有效地將地面公交、麒麟有軌電車、地鐵等多種公交出行方式進行銜接。
截至目前,南京公交已開通9條“小藍鯨”微循環公交,包含B11路、B12路、B13路、B14路、B15路5條求知線;B10路和185路微循環線以及今天新開通的201路和203路微循環線。
靈活機動、舒適個性、快速高效,打通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“小藍鯨”將持續關注客流情況,以更美好的出行體驗,服務片區居民出行!
此次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還通過現場咨詢服務,向市民發出“綠色出行,從我做起”的倡議,倡導市民多選擇綠色出行方式,為共建美麗南京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